【聚焦热点】《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现已出版发行


发布时间: 2020-05-22

2020年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通知指出该课程标准将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要求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为助力各地各校深入理解课程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解读》现已正式发行。

一、政策文件回顾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
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通知

教材〔20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改革,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现印发给你们,于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执行。

各地要认真组织实施,开齐开足开好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

2020年1月19日

附件:1.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

2.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

3.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

准确把握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课程标准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颁布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答记者问

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介绍一下研制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的背景和意义?

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都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课程必须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需要。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的新要求,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亟待改进现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和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同时落实国家有关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历史课程的新要求,需要研制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为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提供规范的依据。

三是充分发挥中职三科课程育人功能的需要。中职三科意识形态属性强,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研制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厚植文化底蕴、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一是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凸显了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的有机融合,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二是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强调了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文化基础,提升共同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同时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选择了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注重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对中职学生学情和需求的了解把握,加强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调研,切实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落实中央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完善了课程设置。

3.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过程中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的研制,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研制组采取个别访谈、集中座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广泛深入开展实地调研与网络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专门组织开展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测试,验证其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并根据测试结果修改了课程标准;广泛征求了中央有关部门,国家教材委及相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教研员、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了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等进行系列审查把关,确保政治方向正确,科学严谨,反映时代要求,适合中职学生特点。

4.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变化?

答: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并优化结构。将“德育”的课程名称调整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其中,“经济政治与社会”扩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加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内容,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心理健康”改为必修课,与“职业生涯规划”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二是优化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篇的组织形式。

三是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

5.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借鉴普通高中相关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充分挖掘中职三科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凝练了中职三科各学科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科教学更加注重育人本质。

二是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参照普通高中三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把握教与学的深度和广度,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职业学校分类考试招生命题提供主要依据,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三是体现了高中阶段共同要求。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共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四是彰显了职业教育特色。中职三科课程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突出实践取向,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利用或设置职场情境,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教育,培育学生职业素养。

6.请简要介绍一下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

答:一是思想政治课程。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等四部分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由学生选择修习,主要包括时事政策教育、法律与职业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

二是语文课程。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总体保持一致,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但在核心素养内涵与主要表现上进一步凸显了职业教育特色。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等8个专题构成,职业模块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限定选修内容,包括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4个专题构成,拓展模块为满足学生继续学习与个性发展需要的自主选修内容,由古代科技著述选读等3个专题构成。

三是历史课程。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基础模块为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括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拓展模块为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拓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供学生选修,提供了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历史上的著名工匠两个示例模块,供各地和中等职业学校开设拓展模块时参考。

二、相关报道回顾

教育部首次颁布中职三科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提升教育质量,近期,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中职三科课程标准”)。

三科课程标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育人功能,增设了历史课程,完善了课程设置,优化了结构体例,填补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有教学大纲无课程标准的空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的总体思路是什么?规定了哪些内容?对于中职教育有怎样的意义?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进行了解读。

填补空白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之举

“面对新时代提高全体国民素质、适应新时期培养大批德才兼备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行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仍存在的不足亟待改进。”教材局负责人说。

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明确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增设历史课程也提出了新要求,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长期以来有教学大纲却无课程标准。“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的出台填补了空白,具有基础性和战略性意义。”该负责人表示,中职三科意识形态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要发挥其育人功能就必须研制好课程标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对现行的课程进行了三方面调整。

一是调整课程名称并优化结构。将“德育”的课程名称调整为“思想政治”,与普通高中保持一致,将原来必修的“经济政治与社会”“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与人生”和选修的“心理健康”调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二是优化语文课程体例和组织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内容,并从体例、内容、话语体系等方面完成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换,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兼顾字、词、句、段、篇的组织形式。三是增设历史课程。历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安排72学时。

据介绍,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也为教材编写、教学、考试评价等提供规范的依据。

科学严谨研制课程标准

“中职三科课程标准研制主要遵循三条基本思路。”该负责人介绍说。

一是价值观教育与学科知识教学相结合,注重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在知识传授与培养学生学科能力的过程中,实现价值观的引导。

二是通识性教育与职教特色相结合,选择了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道德、职业精神教育,强化与职业能力密切相关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三是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制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注重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加强对中职学生学情和需求的了解把握,加强对中职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现状的调研,切实解决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把落实中央要求和中等职业教育实际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完善了课程设置。”该负责人表示,为确保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政治方向正确,科学严谨,反映时代要求,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研制组开展实地与网络调研、中职三科课程标准测试,验证其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广泛征求中央有关部门,国家教材委及相关专家委员会委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教研员、一线教师的意见建议;对课程标准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适宜性等进行系列审查把关。

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在课程标准上也应体现出其特色。该负责人介绍,中职三科课程标准体现了四大特色。

一是课程标准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借鉴普通高中相关学科的学科核心素养,更立足中等职业学校实际,充分挖掘中职三科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和核心素养,明确了学生学习该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科教学更加注重育人本质。

例如明确了中职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职业精神、健全人格等;中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中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与普通高中基本相同,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

二是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参照普通高中三科课程标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为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和高等职业学校分类考试招生命题提供主要依据。

三是体现了高中阶段的共同要求,进一步打好学生的文化基础,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终身学习能力、自主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更为关键的是,中职三科课程标准彰显出了职业教育的特色。”该负责人表示,中职三科课程注重与专业课程相互配合,形成协同育人合力,突出实践取向,注重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比如语文课程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部分构成,其中职业模块为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安排的选修内容,包括职场应用写作与交流等4个专题。”负责人说。

据悉,教育部将依据课程标准统一组织编写教材,各地要组织开展课程标准培训,推进中职三科教育教学改革。(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林焕新)

三、专家解读中职三科课程标准

韩震:立足中职特点 聚焦立德树人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是对中职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学生头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思想、道德、法治等方面教育的课程。

《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思政课标”)的研制坚持问题导向,系统梳理中职德育课程的成就和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把握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本质和特点,构建了以社会发展和实践活动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核心素养为主线、以议题式教学为框架的综合性课程。基于思想政治学科本质要求凝练学科核心素养,把培育支撑积极人生态度的价值取向、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有机整合为课程目标,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建构了可行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

回应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构建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线的中职思政课标。中职思政课标立足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议题式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引导他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

有效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归根结底,就是要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中职思政课标站稳政治立场和方向,着眼学生长远发展,将课程目标凝练为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五大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属性和时代意义。作为有机整体,五大核心素养各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发挥着独特的育人功能。

有机融贯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五大核心素养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课程内容是根据核心素养选择的,必修模块总体架构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轴: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讲我们为何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本质要义和基本内容;必修2、3、4分别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哲学与人生”“职业道德与法治”。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拓展和补充,目的是适应国家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同时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中职思政课标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和学生活动主题之中,引导学生在体验社会中理解理论的真谛,在践行正确价值观过程中形成思想自觉。

(作者系国家教材委员会委员、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朱汉国:体现国家意志 彰显育人使命

《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历史课标”),是中等职业教育史上首个历史课程标准。其颁布规范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历史教学,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学业质量等方面,规定了具体的任务和要求,凸显了历史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此前,中职学校没有统一开设历史课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校也因此未开设历史课。这样的情况,导致很多中职学校学生历史知识欠缺。新颁布的中职历史课标明确,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并提出规范性的课程及教学要求。此举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中职历史课标围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确定了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职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中职学校历史课程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构成,其设置既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基本保持一致,又充分考虑了职业教育特点。“基础模块”是必学课程,旨在通过展现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阶段特征以及科技创新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拓展模块旨在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促进其增强职业意识,是供学生选学的课程。

中职历史课标立足中职学生实际,参照普通高中课标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学业表现给出了两个水平的划分,并分别进行了具体描述,从而使阶段性评价、毕业合格性考试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命题有了科学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的制定,能够引导施教者更加关注育人目的,更多关注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历史课标在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地方与学校如何实施本课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明确提出教师要树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某一方面的专门培养,也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以科学有效地达成课程目标。

中职历史课标作为统一规范课程及教学的纲领性文件,充分体现了国家意志,彰显了历史教育担当的育人使命,必将引领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等职业学校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陈建华:回应时代要求 注重课程特色

日前,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思政课标”),填补了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学科有教学大纲无课程标准的空白。中职思政课标面向新时代、适应新要求,结合中职教育特点,联系中职学生实际,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突出思政课程特色。中职思政课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和法治等方面教育,帮助学生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法治素养,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自信”。

实现两个创新突破。与教育部2008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德育课程大纲”)相比,中职思政课标实现了两个创新突破。一是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中职思政课标把握职业教育规律,运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凝练出中职思政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职业精神、法治意识、健全人格和公共参与五个方面,这是德育课程大纲所没有的。二是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在德育课程大纲中,各门课程都有评价和考核办法,但没有统一的学业质量标准。中职思政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主要维度,依据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将学业质量划分为毕业合格要求和参加高职院校分类考试应该达到的要求两级水平。

作出三项重要调整。中职思政课标正确处理了与德育课程大纲继承和发展的关系,继承其中的实践合理部分,调整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宜部分,主要作了以下重要调整。一是课程有了新名称。将德育课改名为思想政治课,与普通高中和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名称保持了基本一致,这不仅有助于消解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困惑,也有利于推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二是课程结构有了新调整。中职思政课程结构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基础模块为必修内容,拓展模块为选修内容。将德育课程大纲的“经济政治与社会”拓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德育课程大纲的“心理健康”“职业生涯”整合为“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使“健全人格”“职业精神”这两个核心素养的培育有了切实的载体。三是内容呈现方式有了新变化。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中职思政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四个方面新变化:运用图表、教学提示以议题式导入、对每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单元分解、每门课程图表上方有导语。

(作者系高等教育出版社原副社长、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

倪文锦:突出育人导向 强化核心素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以下简称“中职语文课标”),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史上首个语文课程标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职语文课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独特的育人价值,强化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职语文课标完善课程目标,围绕语言理解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发现与鉴赏、文化传承与参与等核心素养,建立其与语文课程教学的内在联系,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完善课程评价,促进教、学、评有机衔接,形成育人合力。

强化育人导向。中职语文课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强化语文学科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明确学生学习语文课程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反映时代要求。中职语文课标强调语文课程既要有世代相传的经典内容,又要及时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新变化、新成果,努力解决长期以来中职语文课程内容与时代脱节的问题。例如,设置27学时的“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作品研读”专题,既体现职业教育特点,也是对加强劳动教育新要求的回应,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劳动、崇尚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帮助他们进入社会后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优化课程内容。中职语文课标改变了过去知识本位、技术主义的,以语文知识点组织课程内容的旧思路,采用了优化课程内容的新思路。围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以专题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同时兼顾字、词、句、段、篇。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15个专题,基本涵盖了学生生活、学习和日后工作需要的各种语言活动类型。每个专题有机整合情境、内容、资源、方法,选择典型内容进行教学,使语文学习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更加符合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

增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中职语文课标从中职语文教育实际出发,加强了课程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一线教师实际操作。例如,关于指导教师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与把握,既强调立足整体,又从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具体梳理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又如,对15个专题的教学实施,也专门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提示出发,分别提供了详细指导,强调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联系,突出情境化、实践性和选择性。

(作者系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